福师《中国古代诗词》在线作业二

未知 试卷 2022-10-24 1605

摘要:1、[多选题] 《古诗十九首》的主要内容有()A、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B、大量反映贵族士大夫生活C、表现思妇的闺思和愁怨D、表现离愁别绪、思乡怀人E、大量反映边塞风光 2、[多选题] 宋初诗坛流行的诗歌流派主要有()A、白体B、西昆体C、晚唐体D、馆阁体E、江湖体 3、[判断...

1、[多选题] 《古诗十九首》的主要内容有()

A、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

B、大量反映贵族士大夫生活

C、表现思妇的闺思和愁怨

D、表现离愁别绪、思乡怀人

E、大量反映边塞风光

 2、[多选题] 宋初诗坛流行的诗歌流派主要有()

A、白体

B、西昆体

C、晚唐体

D、馆阁体

E、江湖体

 3、[判断题] 论词》的历史第一篇文章是李清照写的

A、对

B、错

 4、[判断题] 兰因絮果中的“兰因”比喻的是比喻不幸的结合

A、对

B、错

 5、[判断题] 《相见欢》是李后主的早期作品

A、对

B、错

 6、[多选题] 杜甫的杰出乐府诗“三吏”、“三别“是描写安史之乱社会现实的一组叙事性史诗,其“三吏”的篇名是()

A、《贼退示官吏》

B、《新安吏》

C、《石壕吏》

D、《潼关吏》

E、《临潼吏》

 7、[判断题] 王国维从《山花子·菡萏香销翠叶残》联想到“众芳芜秽,美人迟暮”

A、对

B、错

 8、[判断题] “花落春犹在”这一名句是王国维所写

A、对

B、错

 9、[单选题] 杜甫《绝句》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。”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:()

A、春季

B、夏季

C、秋季

D、冬季

 10、[多选题] 下列东汉乐府诗歌属乐府民歌中的爱情题材约有()

A、《艳歌行》

B、《上邪》

C、《有所思》

D、《江南》

E、《相逢行》

 11、[单选题] 以下哪篇著作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所作?()

A、《九歌》

B、《九辨》

C、《九章》

D、《离骚》

 12、[判断题] 江西诗派“一祖三宗”中的“三宗”是指苏轼、黄庭坚、杜甫

A、对

B、错

 13、[单选题] 以下不属于《诗经》的表现手法的是()

A、风

B、赋

C、比

D、兴

 14、[单选题] 王国维提到的三种境界是()自身的体会

A、王国维

B、词人

C、词作

D、大词人

 15、[判断题] “海内存知已,天涯若比邻”这一名句出自王勃

A、对

B、错

 16、[单选题] 男子写“思妇”和“怨妇”是因为?

A、表达爱慕

B、寄托相思

C、自身也被迫弃

D、为女子不平

 17、[单选题] 创立了“临桂词派”,被称作“岭表词宗”的是?()

A、王鹏运

B、郑文焯

C、况周颐

D、朱祖谋

 18、[单选题] 西方说诗歌里边表现情意有几种关系,下面哪个不正确?

A、外应物象

B、寓托

C、象征

D、显喻

 19、[多选题] 汉代乐府诗歌主要保存在《乐府诗集》十二类的五类之中,指()

A、《郊庙歌辞》

B、《鼓吹曲辞》

C、《横吹曲辞》

D、《杂曲歌辞》

E、《相和歌辞》

 20、[多选题] 《古诗十九首》()

A、代表了东汉五言诗的最高成就

B、是一人一时所作

C、大多是民歌

D、最早出自《文选》

E、被称为“五言之冠冕”

 21、[判断题] “凌波微步,罗袜生尘”是《洛神赋》中描写女子的佳句

A、对

B、错

 22、[单选题] 关于词的演变说法不正确的是?()

A、从赋化之词到歌化之词

B、从诗化之词到赋化之词

C、从歌辞之词变成诗化之词

D、从小令变成长调

 23、[判断题] 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.”中的“妃子”是杨玉环

A、对

B、错

 24、[单选题] 《花间集》收录了18位作者的词,其中温庭筠的词被认为很出色是因为给人以深层次的联想,他用到的传统文化因素有:

A、蛾眉

B、簪花

C、照镜

D、以上都有

 25、[多选题] 被称为欧阳修诗文革新的先锋的作家是(    )

A、范仲淹

B、王安石

C、苏舜钦

D、苏轼

E、梅尧臣

 26、[判断题] 周邦彦写长调的笔法是直笔

A、对

B、错

 27、[多选题] 陈子昂王要的诗歌主张是(    )。

A、文以明道

B、陈言务去

C、汉魏风骨

D、风雅兴寄

 28、[多选题] 东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内容有()

A、反映人民对战争的厌倦

B、反映人民生活的艰难与困苦

C、讥刺达官显贵

D、反映婚姻与爱情生活

E、反映东汉发展的史诗

 29、[单选题] 庄姜夫人的父亲姓()

A、庄

B、姜

C、庄姜

D、田

 30、[多选题] 下列作家属盛唐边塞诗人的是()

A、孟浩然

B、高适

C、岑参

D、王之涣

E、陶翰

 
相关推荐

评论列表
友情链接
关闭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